当前,全市疫情整体进入扫尾阶段,全区也将有序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。从“应战”到“胶着”再到“扫尾”,每一步都殊为不易,一线工作人员、志愿者们担当奉献,广大辖区群众对防控举措理解支持,上下齐心、同舟共济,把平凡微光聚成熊熊炬火,最终迎来了宝贵的社会面清零。
本轮疫情发生以来,后沙峪镇将疫情防控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紧密结合,以“绣花”功夫打磨细节,多层次、全方面开展文明实践活动,引导辖区群众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,营造文明和谐的辖区氛围,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。
严格“门前三包”、履行防疫职责
为切实加强市容环境管理,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,遏制占道经营、乱堆乱放行为,做好环境秩序治理工作,今年5月以来,后沙峪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“门前三包”专项执法检查,截至目前,共检查店铺500余家,发放并粘贴燃气安全告知书250余份,开具疫情防控不合格公示单27张,整改店外经营、占道经营20余起。
执法人员检查商户“门前三包”
执法人员检查“七小门店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
执法人员结合日常巡查及举报情况,对辖区店铺周边卫生环境、广告牌匾设置、乱堆物料、占道经营等情况进行入户式检查,对存在问题的商户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,对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商户当场要求其清理完成,限期未整改将进行处罚。此外,执法人员还重点检查员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、消毒液配比、进店扫码等工作,要求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餐饮企业立即整改,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曝光,督促企业认真履行防疫责任。
科普双碳理念、共筑绿色家园
每年6月5日是我国环境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共建清洁美丽世界”。在环境日来临之际,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形成绿色发展方式,倡导公众保护生态环境,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后沙峪镇开展环境日系列活动。
工作人员为辖区群众发放宣传折页
环保督查科开展“共建清洁美丽世界”主题宣传,大力科普“双碳”生态环保理念,在双裕街设立宣传咨询台,现场发放环保宣传折页,讲解环保知识,呼吁辖区群众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。
工作人员为各村和社区发放的宣传海报
此次宣传,使群众更加深刻了解和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,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,为实现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美丽家园愿景打下了基础。此外,环保督查科为各村和社区发放宣传海报,普及法律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常识,共同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。
严查露天烧烤、整治河岸环境
抗疫成果来之不易,防疫还需慎终如始。端午节期间,后沙峪农业服务中心联合空港街道相关科室、空港派出所、区水务局温榆河管理段、镇综合行政执法队、环保科持续对温榆河露营烧烤、人员聚集、未佩戴口罩、乱扔垃圾等行为展开治理。
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巡查河道
步入盛夏,优美的温榆河景色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前来打卡。草坪上,有人搭起了帐篷,旁边的桌子上摆放着食品、饮料。有些市民将包装袋、果皮等杂物随意丢弃在河边,甚至有人将烟头扔进了草丛中。执法人员当即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,提醒市民爱护生态环境。
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劝离野餐群众
逆水行舟用力撑,一篙松劲退千寻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自巡查工作开展以来,除了相关部门以外,还要安排40余名安保人员和50余名保洁人员,清理河岸边的各类垃圾,每日达250公斤。“下一步我们会继续联合相关部门,重点针对在河边、林地内扎堆聚集、烧烤等不遵守防疫规定的行为进行整治,持续加强日常监督检查,为辖区群众营造安全、健康、舒适的休闲环境。”
防疫“两米线”、文明新体验
在核酸采样点、政务服务中心等场所,一条条印有创城宣传语和“小脚丫”的“两米线”,被整整齐齐地铺设在地面上。在它们的“带动”下,大家自觉排队,保持两米间隔,规范、有序参与核酸采样,大大减轻了现场维持秩序、引导工作的压力,在提醒居民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的同时,进一步加强了文明实践宣传,实现了文明防疫线的“一线两用”。
核酸采样点张贴的“两米线”和“小脚丫”
社区内张贴的疫情防控宣传海报
在核酸采样点通道入口设置的提示牌
细心的居民会发现,越来越多的文明元素出现在后沙峪镇各个角落,无论是在街头巷尾,还是村和社区,都能看到一幅幅构思巧妙、主题多样、形式丰富的创建文明城区海报,散发着一股股道德文明的芳香,于无声处传播了正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