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乡村嬗变 绘振兴新景 | 赵庄村:用心做好的每件民生“小事”都是为民“大事”

来源:李遂镇 发表时间:2023-07-13

近年来,赵庄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,以文明村庄创建为载体,以“家文化”为重心,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,用党建引领的“针”穿起疫情防控、为民服务、共治共享、凝聚乡情四条“线”,走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,描绘了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画卷。




“未诉先办” 解民忧暖民心


       赵庄村把群众呼声作为“哨声”,坚持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,以党建为引领,将“接诉即办”工作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,多措并举紧抓“未诉先办”,下大力气推动“接诉即办”向“未诉先办”转化,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、烦心事和揪心事。


       2021年,村党支部主动将村民乘车难、穿行马路不便问题上报,在镇党委与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,顺21路公交车通勤路线延伸到赵庄村,彻底结束不通公交车历史的同时,在左堤路路口增设红绿灯,切实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。


修建好的村南公交站及道路。


       2022年5月,村民种植的瓜果蔬菜成熟,但受疫情影响大量滞销,为帮助村民解决滞销问题,镇党委牵头、镇村联动,线上线下找渠道促销售,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联系客户并亲自送货上门,最终两万余公斤瓜菜全部脱销。用实际行动为民排忧解难,一桩桩、一件件“急难愁盼”的解决,让赵庄村村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2022年,赵庄村全年实现“零诉求”。



帮助村民卖农产品,暖心做法被北京日报、北京电视台等多方报道,cctv12《热心话栏目》专题播报,村民对党和政府工作高度赞扬。


“议事长廊” 问民需汇民智


       为推动村民深入参与村内事务,搭建一个有序参与、群策群力的民主协商平台,营造良好的共治共享治理氛围,赵庄村在村内打造“党建议事长廊”,不仅用于村内日常事务的协商讨论,也为村民们茶余饭后“唠家常”、日常休闲乘凉提供了好去处。



村党支部与村民议事“唠家常”。


改善生活 谋福祉乐生活


       为保障村民健康福祉,赵庄村建设村级医疗室,实现群众“家门口就医”,同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,协助办理本村农业户口家庭“大病一次性住院”费用1万以上按比例实行二次报销,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。同时,开展升学奖励活动,对小升初、初升高及考入大学本科的学生,给予奖励,鼓励村民子女努力成才,勤奋学习、创业报国。



对升学的学生予以奖励。


“我们村经历过三次整体搬迁,2009年重建后至今,村庄环境持续提升和改善,村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近年来,赵庄村大力推动乡村振兴,先后荣获“国家森林乡村”“首都绿化美化村庄”“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”“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村”“顺义区先进基层党组”等荣誉称号。




荣誉墙。


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,进一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,赵庄村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抓手,以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为基础,合理利用场地,打造儿童乐园、文化活动广场等便民服务空间;升级改造便民设施,免费为村内特殊家庭安装扶手,方便村内多户老年人及身体不便人员出门遛弯。



村内文化景观小品。




村内儿童乐园。


为村内特殊家庭安装扶手。


文化领动 聚乡愁忆乡情


       持续提炼“家文化”品牌,历史味十足的“村史馆”,这里保留了村落搬迁的记忆,传承着赵庄村的历史文化,让村民们在内涵丰富、特色鲜明的“村史馆”里感悟历史、记住乡愁;组织村民开展“百家宴”,让乡里乡亲用“吃家乡菜、拉家常话、照全家福”等方式相聚一堂,回家乡、忆乡情;积极开展九九重阳节“尊老、敬老、爱老”活动、“粽香传情 和谐邻里”端午节活动等,传递赵庄村大家庭的温暖,促进乡村邻里和谐团结,营造崇尚文明、团结和谐、聚力发展的浓厚氛围。






村史馆留住乡愁聚人心。



开展“粽香传情 和谐邻里”迎端午活动。


自然之美,得天独厚;宽街平路,宜居宜业……置身蝶变后的绿美赵庄,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、一步一景的门前屋后、形式多彩的文化活动,汇聚成村民们的幸福生活。接下来,赵庄村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,积极开展“美丽乡村”建设,以“花园乡村”为目标,修建口袋公园、健身步道、篮球场等文娱场所,推动乡村环境面貌整体再提升,打造村民幸福生活新图景。

更多文章